红网 | 于无声处绽芳华—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后勤处副处长张金年
报道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846/67/13554261.html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坐落在“桃花源里的城市”常德。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最平凡的后勤岗位上,有一个平凡的员工,在这个岗位上,她一干就是二十五年,深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热爱。她就是该校后勤处有着“四美”员工之称、分管食堂工作的副处长张金年。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工作者,虽不在一线,但她认真负责、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学校树立了良好典型;作为一名党员,他在强基础、优服务上精益求精,在疫情防控期间身先士卒,守护了1万多名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名后勤人,她更是率先垂范,精益求精,为全院师生正常工作保驾护航。
立美德 率先垂范时刻牢记责任
辛苦,却也心甘情愿。在全校师生眼中,张金年的目光中始终透着一股对后勤工作的热爱。她用实际行动为师生做好强而有力的保障,将责任担在肩上,时刻坚守,用心服务。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张金年深谙“打铁先要本身硬”的道理。她常说,要想把高校的食堂工作做得让师生满意,首先自己就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要筑牢法纪法规防线,要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5年来,无论是炎炎酷暑还是天寒地冻,她都坚持每天四点半起床赶在其他员工之前到食堂。一支随身携带的小手电筒,是她的“标配”。
正是这手电筒的一束微光,照亮了她的人生路,她不知不觉从正当年华走到了今天的年近六旬;这一束微光,也照亮了无数个在人们酣睡中就开始为一万多名师生的早餐供应忙碌的身影。
25年来,她从未忘记自己的中共党员身份。在后勤员工的文化程度与其他部门相比较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她负责的支部党务工作却有声有色,从不含糊。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她组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经常开展诚信经营、服务意识等教育,开展“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
25年来,她手握食堂物资采购使用“大权”,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记不清有多少次外校人员找她拉关系,想到学校食堂占点好处,结果都被她一口否认。
她追求的除了品质,就是安全。所有的经销商都说,“湖应”的张姐把控得严,价格比市场价还要偏低,但我们喜欢和她合作,因为她不搞中间环节,从不损公利己,人品真的值得信赖。
严要求 用响当当的食品安全让广大师生放心
民以食为天。作为食堂管理的老“里手”,张金年更是懂得“众口难调”的道理。为了尽可能地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需求,她在学校的支持下,率领食堂一班人,创新思想,四处取经,不断改进,以花样繁多、营养丰富的可口美食保持了食堂居高不下的“上座率”。
她的做法是:强化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实施《食堂工作制度》《食品采购制度》《食品仓储制度》《食品安全操作制度》《晨午检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等,用响当当的食品安全让广大师生放心。
她的做法是:坚持主食不对外承包,特色引进,统一管理,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的灵活机制,在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时,餐标不涨价,在原材料市场价格下滑时,餐标适度调价,坚持按照每餐7.5元的消费标准为学生供应一荤两素一汤(米饭免费),每餐7元的消费标准为教师供应三菜一汤(米饭免费),用同区域的最低价格让广大师生舒心。
她的做法是:延长营业时间,学校食堂从早上6点至晚上10点正常营业,增加花色品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来自26个省市、15个民族师生的多元化饮食需求,以细致入微的优质服务让广大师生开心。
赠美称 25年坚守一线初心不改
在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张金年有许多“美称”。
即使当了副处长,老员工们和校外的同志都还是习惯叫她“张班长”,那是对她在基层一线坚守25年的回忆和纪念。
经销商们都喜欢叫她“张姐”,那是对她日复一日在食材采购中既坚持质量标准,又舍得费尽口舌近乎执拗地“讨价还价”的无奈和敬佩。
年轻教师们都叫她“张阿姨”,那是对她经年累月小步快走的忙碌和满脸亲切祥和笑容的回应。
成千上万的年轻大学生呢?则亲切地叫她“张老师”,那是对她高尚人格与和蔼可亲态度的盛赞和夸奖。
获美誉 于无声处绽芳华
天道酬勤,付出就有回报。张金年和她管理食堂这些年走过的路,虽然平凡,但也铺满了鲜花,她曾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后勤先进个人、常德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多次获常德市优秀共产党员、校级“十佳员工”、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校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学校食堂在她的管理下,也被评为“省级示范食堂(全省民办高校第一所)”。
今年9月份,国家级主流媒体《光明网》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对校园食堂常说“三个不”》为题,报道了学校食堂的先进经验,湖南省教育厅官网、红网均进行了转载。
教育情怀,爱心最美。已近退休之年的张金年,依然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在小手电筒的陪伴下,在静谧的美丽校园里大步行走在去往食堂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