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1期 总第586期
“云”服务:我校辅导员在行动
5月22日,我校农林科技学院园林1702班学生蔺绍智,在班级QQ群里收到辅导员梅艳发来的一段他所在宿舍的视频,宿舍大门被打开的那刻,他激动不已,兴奋地蹦起来:“终于见到久违的‘家’了,太想念这里,想念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由于学校延期开学,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工作方向,利用微信群、QQ直播等云端服务阵地,开展线上工作,网上收集学生的需求,做到随时随地与学生保持联系,多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诉求,全力帮助学生解决疫情期间的学习、生活困难。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农林科技学院辅导员梅艳、莫华主动帮助学生清理宿舍过期食品,给绿植浇水,收拾整理被褥衣物等,定期到宿舍清理灰尘、开窗通风。该校学生李想约定与其他同学一起观看视频直播。随着直播镜头,仿佛又回到了校园,看到辅导员给自己整理好的衣物、摆放整齐的书本,看到自己种的花草还好好活着,心瞬间感到暖暖的。他们在纷纷表达对寝室生活怀念的同时,也为辅导员们的暖心举动频频点赞。
为了保持学生宿舍周边环境卫生,辅导员邹东菊、谢凤、代建香等主动带头打扫地面卫生,清倒垃圾,查看寝室状况,帮学生邮寄书籍、衣物、笔记本电脑等,给学生晾晒发霉的被子,让学生在千里之外仍能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感受到一份温暖。
辅导员梅艳说:“线上直播仅是学生服务工作的一种方式,服务好学生更需要我们做好日常工作,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据统计,自5月份以来,我校116名辅导员(班主任)已经全面复工,查访寝室、清洁学生活动区域,以便保证寝室和校园的安全卫生,为开学做好充分准备。(党政办 潘艳艳)
校地融合校企合作再添新平台
5月25日上午,学校常务副校长李敏,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彭进香、副院长龚志强、物联网教研室主任黄丽霞、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主任佘先明一同前往常德市鼎城融媒体中心进行校企合作恰谈。
鼎城区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杨斌对李敏、彭进香等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融媒中心目前发展现状、人才引进、主营业务、未来发展规划等做了详细的介绍。李敏则从学校办学定位、发展规模、人才培养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彭进香就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教育教学、师生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杨斌高度评价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努力。
双方一致认为,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前景广宽。最后双方就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学生实习实训等具体事项达成共识,确定鼎城区融媒体中心为“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基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为“鼎城区区融媒体中心产品研发暨员工培训基地”,并签定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合作为校地融合、校企合作再添新平台,对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人才培养的提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融媒体中心代表还有鼎城电视台副台长于有法、人力资部长丁德新、影视制作中心主任陈世杨、视频制作处理中心主任贵华丽、办公室主任周志梅等。 (信息工程学院 佘先明)
我校首批学生返校
5月26日,我校迎来错峰开学首日。结束了“超长版寒假”,我校第一批毕业班学生正式来校报到。当天,返校毕业生们自觉进行间隔排队、体温检测、身份核验,现场秩序井然。沉寂已久的校园也迎来了蓬勃朝气。
为保证学生顺利返校,我校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在市、区卫健委和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采取多项疫情防控举措。入校报道时,校门口实施“一测二查三核四通过”,学生通过测量体温、核验身份、查验健康码、卫生消毒等一系列具体流程后方可入校;进入宿舍前,返校学生要再次逐个进行体温检测;在校内设置了临时 观察点,确保校园健康安全万无一失。
针对返校后学生的疫情防控,我校也将严格按照规定开展防控管理,学校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每天3次进行体温登记;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并避免近距离接触;后勤部门还制定了错时错峰就餐时间表,师生需餐前洗手,佩戴口罩,间隔排队有序进入餐厅,隔位就坐,即食即走。
副校长贺修裕表示,“作为高校,开学工作相当复杂,学生来自各地,乘坐不同交通工具。我们在疫情期间一直坚持建立学生健康信息台账,真正做好了学生身体健康情况百分百掌握;在疫情防控管理、物资储备等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准备,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应对疫情的各种预案,以保证师生健康万无一失。”
正在现场督查学生返校情况的校长李旋旗也表示,学校还积极联系鼎城公安、交警、疾控中心、第四医院等部门协助开展学生返校工作。
返校学生纷纷表示,看到学校这么安全周密的防控措施,他和父母都感到非常安心。
学校2200余名毕业生返校共分两批进行。5月26-28日是第一批毕业生返校时间,返校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6月15日至18日第二批毕业生返校办理毕业手续。其他年级学生将继续进行线上教学,暂不返校。(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