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期 总第1期

 本站    2020/7/31 8:19:24    

PDF文档下载:2020年7月第1期 湖应工作简报

【新闻动态】

1.党委副书记刘孟初一行赴湖南高尔夫旅游职院考察交流

2.《常德晚报》:教育注重启发 和个性化发展—访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校长李旋旗

3.积极发挥“五老”优势,助力教育发展-胡全德

4. 《红网》:一片丹心润桃李 三尺讲台写春秋—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老师符赛芬

5.竞赛之上——文化传媒学院课堂教学竞赛好精彩

6.常德市委统战部长陈华一行来我校调研

7.发挥专业优势,献计乡村振兴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为常德地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8。常德日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师生规划设计田园小镇获赞

9.“学霸宿舍”四人全部考研成功:坚持下去,其实并不难

10.劳动教育为学生就业“加码”-----科教新报数字报刊平台

 

党委副书记刘孟初一行赴湖南高尔夫旅游职院考察交流

5月15日,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孟初,党委委员、组织部长高作梅,直属第三党支部书记钟秋生、组织干事黄霞赴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考察学习。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罗新湘,党委副书记、校长彭克勤,党委副书记陈巨宏,组织部长刘万宝、组织副部长陈祥鹤、组织干事姜慧等领导热情接待。

座谈会上,党委书记罗新湘介绍了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党建工作整体情况,并着重从党委工作的整体思路、工作计划、政治学习、支部五化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发展取得的成果。组织部干事姜慧老师详细的介绍了智慧党建平台的使用情况。会后,刘孟初一行走访了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支部、党政办公室等对口部门,围绕支部五化建设、党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组织部 黄霞)

教育注重启发和个性化发展

—访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校长李旋旗

“我们向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崭新人生旅程的毕业生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期待看到未来的某一天,意气风发的你重新回到这里,乐观而又自信地站在树影斑驳的林荫道上,虽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近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校长李旋旗给2020届全体毕业生们一封主题为《青春奔涌 未来可期》的信火了,信中,李旋旗与毕业生们促膝谈心,娓娓道来,他期待毕业生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所行之路皆是坦途;所到之处,遍地阳光。

李旋旗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后,先后担任了教师、外国语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2019年初,学校党委和几位年长的副校长提名李旋旗出任校长,这给学校领导班子增加了新鲜血液。担任校长后,李旋旗知道自己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仅工作更努力了,还讲究统筹协调,制定目标、行动方案、激励机制等。

回归教育,李旋旗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1992年,李旋旗的父亲放弃铁饭碗创办了一所电脑培训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培训学校成为专科院校,2014年又升格为本科院校。对于教育,李旋旗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民办高等教育要向标准化、制度化发展。

“个人的能力有限,我要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励所有人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把一件事情做成大家期待的样子。”李旋旗从拍今年的学校招生宣传片开始说起,过去,学校的招生宣传片采用官方讲解的形式有些不接地气,李旋旗认为,要拍家长、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片来展示真实的校园生活。他明确了学校宣传工作的定位和分工,建立了各级宣传队伍,拍摄了校园全景VR和各专业新的宣传片,使学生对学校和专业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李旋旗认为,在过去的教育理念里,优等生和差等生泾渭分明,他理想中的教育,更注重启发和引导个性化发展。“孩子都是好孩子。如果说有‘坏’孩子,那是因为当前个性化的教育还达不到那么精细的水平。教育要做的是最大潜力挖掘孩子的禀赋,引导孩子成为自己本身最好的样子,现在还没完全做到。”李旋旗说,尤其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在经历了粗放发展阶段之后,进入到了转型阶段,更需要特色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个性化培养。

“我为你们服务,你们为学生服务。”这是李旋旗常常对老师们说的话。李旋旗说,他崇尚的是以服务和关心养成的教育,就像网购与实体店的区别一样。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网上有非常多的公开课和学习资料,老师个人的智慧无法与网络上海量的知识相比,但不能被替代的是老师的温度,老师能更精准、个性化地把握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积极发挥“五老”优势,助力教育发展

疫情期间,学生一律不得返校,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原本负责实训教学的胡全德老师“一身轻松”,学生不返校就预示着他没有课,可以不上班。但胡全德还是天天准时上下班,将车间的每一个实训室打理地有条不紊,设备维护一样没有落下。在他的实训室门口找不到一点杂草,他说汽修是一门精细活,要耐心要细致,所有的成败都在细节;他在线上组建团队,负责义务培训,做专业课程的顾问;他在线上讲理论,将手机直播拿到车间,瞄准每一个螺丝,让学生比在教室里看得更清楚......5月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讨论的主题是“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主题---学生回校我们做什么?”胡师傅自豪的说,回来实训,我一直准备着,所有的工位、设备、教材,只能学生们来;回来比赛,赛事规则、流程、重点、环节我都已经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并有针对性的提前布置……

胡全德,男,62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是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一名优秀的老师,更是一位热心的师傅,是机电工程学院不可多得的岗位能手,他们就是“五老”这座人才资源富矿的岗位能手典型,这些年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活动中发挥余热,为学校的发展和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技能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学校发展助力

1977年12月,即将年满18岁的他应征入伍,分到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部技工大队专门从事汽车的维修与检测。在军营的5年间里,他认真钻研技术教材,潜心研究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虚心向师傅请教,较好地掌握了汽车各种疑难杂症维修与检测技术。

2010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增开了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由于缺乏技术人手。学校当时邀请胡全德参与该专业的建设。当时的教学环境与设备简陋,教材,教学设备等几乎是一片空白。胡全德面对三个班的教学任务,好在军旅生涯锤炼了他坚韧执着的品格,他丝毫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因陋就简,逐步发展”,他给自己定了这样的目标。

从第二天开始,胡师傅一边利用已有教材一边补充些新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学到最前沿的知识。为了使教学尽可能做到直观,他一方面充分利用原有的老旧设备,一方面运用图片、投影等作补充。

为协助学校把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做大做强,胡师傅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认真编写大纲、仔细挑选教材、精心采购设备,自己动手研制教具,积极参加各种赛事。慢慢,汽车检车与维修专业日渐正规化、专业化,设备车辆一辆辆购进,实训车间一栋栋建起,教学班一个个也迅速扩充起来......

在省技能抽查时,胡师傅毫不畏惧,加班加点准备,最后带领学生参加全省汽车专业抽查,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全省第一名。稍后,他再次代表学校参加常德市技能大赛,获职工组个人技能第二名。给营销专业的学生办模拟车展;2014年,胡全德师傅被特聘为国家职业鉴定委员会的评委。2017年,又被聘请为常德市技能大赛裁判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自主研发制作的教具:5台套汽车电气系统实验平台,受到了上级的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环,又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增加了筹码。

胡全德师傅参与了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建设,也见证了学校的发展。

2014年学校专升本,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由过去单一的专业教学体系发展成学校的二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硬件建设、软件储备都可谓今非昔比。仅他所在的试训中心拥有的各种器材装备,总价值就超过300万元,学院每年在籍学生近2000名,输送数以千计的学生服务社会。

10年来,胡全德师傅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建设倾注了一定的心血。伴随着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发展壮大,他也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机电工程学院实训中心的负责人。每年为学生指导汽车坚持与维修培训,这些年完成了一千多人的汽车中、高级工培训和考证。

为学生成长倾心

在他60余年的人生中,历经了两次大的转型:从农村青年到革命军人的转型;从修车师傅到职教老师的转型。而这两次转型都让他收获颇丰:农村青年到革命军人的转型,锤炼了他的意志与品格;修车师傅到职教老师的转型,修炼了他的气质和涵养。

记得初到校任教的一段时间里,学生给了他这样的评价:“上课风趣幽默,好懂易记,态度却不敢恭维。”   

听了学生的反应,他认真反思自己:从师傅到老师,角色变了,态度、方法也要随之变化,不能再用过去带徒弟的方法,动不动就呵斥甚至责骂。否则,会事与愿违。

从那以后,他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讨教课堂艺术,逐步克服了简单粗暴的毛病。这时候开始我们也由胡师傅转变为了胡老师。

技术技能教育着眼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从事技术技能教育的老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用高尚的师德风范,良好的公德形象影响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懂专业知识、有专业技能、有服务意识、讲社会公德的人。

基于这一点,此时的胡全德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把知识传授与人品培养相结合。有一次,他给学生讲完如何发现并排除汽车故障的理论知识后安排学生钻到汽车的底下实际动手操作,有几个同学怕弄脏衣服,便四处寻找旧报纸、废纸盒、破麻袋作垫子,他发现后,不仅当即予以制止,还晓之以理。让大家明白了怕脏怕累就干不好汽车修理这一行,就干不成任何事情的道理。

把学生培养成受公众欢迎的人,就要告诫学生:做人,不仅要明大理,也要拘小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届学生段志刚、廖娜,在校时表现非常优秀,毕业后应聘到广东某汽修厂工作。没几年时间,他俩凭借娴熟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服务态度,为厂里赢得了客户、提高了效益,个人也有了可观的收入。前不久,两个年轻人自主创业,投资200多万元,在广东番禺开设了一家一站式汽车服务中心,生意红火得很。

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开设10年来,以其良好的声誉,赢得了市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每年数以百计的毕业生专业就业率达到98%以上,成了人才市场抢手的“香饽饽”,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以及本地的众多汽车经销商和维修厂家,每年都会千方百计,用各种不同方式提前与学校签订招聘合同,生怕满足不了自身需求。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一直以注重凝聚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的教育合力,发挥“五老”在政治、威望、心理、亲情、专业方面的独特优势,践行关爱育人,为学校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为教育事业发展助力。(通讯员  黄文)

《红网》:一片丹心润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
——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老师符赛芬

扎根民办高校二十三载,从青春正貌到霜染青丝,符赛芬老师始终坚守教育一线,守望自己的教育梦想,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护航人。

师爱无痕,润物无声。符老师任教的班上有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时常焦虑,且害怕与人交流,总是独来独往。了解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后,符老师对他倾注了很多关爱。担心他上课听不懂,每次课后,都会坐到他身边,询问他的学习情况,时常鼓励他,耐心聆听他心里的声音。后来,这位学生慢慢的向老师敞开了心扉,告诉她自己喜欢漫画。于是不懂漫画的符老师买了十多本漫画书回来看,她试图走进学生的世界。后来,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这位学生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写他创作的漫画故事,变得越来越自信,顺利完成了学业。

2020届一位设计专业的毕业学生,专业成绩较差,情绪极不稳定,一直找不到毕业设计辅导老师,符老师知道后主动承担对她的辅导工作。疫情期间学生因为压力太大,时常半夜找她哭诉,要求退学。怕打扰家人休息,符老师总是悄悄起床来到阳台上,通过微信安慰学生,帮她理清思路,教她专业知识,叮嘱她早点休息,这样的辅导持续了一个学期,学生的毕业设计顺利通过答辩。拿到毕业证书后,她和符老师相拥而泣,说:“完全不敢相信,自己能顺利毕业,更不敢相信,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师爱无痕,润物无声。符赛芬老师只是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正如她自己所说“奉献让生命增值”,她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奉献在教师岗位上,满怀热情去拥抱教育,拥抱每一位学生。

不忘初心,潜心育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一名高校教师,符赛芬老师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反思教学得失。她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已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能将枯燥的理论讲得妙趣横生,深受学生喜爱。2014年,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5-2018年,连续三年获省级教学竞赛奖,且多次获评校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辅导的学生作品,获多项行业奖项。教学之余,潜心于教研、科研,近三年,主持多项省级以上研究课题和课程建设,发表十余篇教改、教研论文。二十余年教学生涯,已有四十多项荣誉加身。四十几本荣誉证书,是她在教育行业辛苦耕耘的收获,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断奋斗的成果,更是为人师者,不负使命的见证!

迎难而上,勇于担当。2020年,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正值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启动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评建工作。在这重要关头,学校领导决定把符赛芬老师调至评建处工作。评建处是学校最苦最累,压力最大的部门。调岗以后,责任重大,且意味着加班成为常态,这样的工作状态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领导找到符老师,她欣然应允,说:“只要学校需要,我服从安排。”一头忙于教学,一头忙于评建,但是她没有怨言,总说“工作嘛,总得要有人做”。简单的一句话,诠释了她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品质,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立于言、践于行、持于恒的工作作风。

竞赛之上
——文化传媒学院课堂教学竞赛好精彩

根据学校《关于举办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校级竞赛的通知》(院教发(2020) 19号)和学院《关于举办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院级竞赛的通知》(文传发(2020)1号)精神,7月3日上午,文化传媒学院教师课堂教学院级竞赛在25栋103教室举行。经过前期各教研室的初赛,这次教学竞赛共有7名教师参加,江新军、夏子科、邹永常、李中惠等7位专家担任评委。竞赛结果设置了三个奖项,宋乐秀和李兰老师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她们将代表学院参加校级竞赛;杜红梅、张雨歆获二等奖;罗兵红、瞿靖、潘蓉获三等奖。
    “这次的教学竞赛我是抱着学习和锻炼的心态来的”、“通过专家的点评,提醒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的方向,让我受益匪浅”、“你觉得我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比昨天有进步吗?”、“我觉得你今天怎么不在状态呢”……这是比赛结束后的一幕,老师们在竞赛结束后相互交流,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诚恳地征求专家和其他老师的建议,这是这次教学竞赛活动的灵魂:我们不只是为了参加竞赛,最重要的是为了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学是课堂的灵魂,开展教学竞赛,一方面可以促进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专家的“挑刺”点评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方法。邹永常教授很认真地为每位老师进行了详细而且到位的点评,特别指出了教学中的不足,字字珠玑,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夏子科教授则从竞赛课堂的整体情况做了精辟的分析,他从教学内容的聚焦、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作品的把握上给老师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最后院长江新军对这次教学竞赛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在肯定大家优点的同时,也给每位教师指出了问题,并提出了殷殷期望。他强调:我们的教学要站在教材之上,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我们的教学要有精巧、简洁的导入设计,要有紧凑的课程结构,要消灭硬伤,尤其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江院长希望各位老师以后积极参加活动,多多历练,切实提升自己。(文化传媒学院 罗兵红)

常德市委统战部长陈华一行来我校调研

7月9日上午,常德市委委员、统战部部长陈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智慧,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郭振宇,市侨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王贤成等一行来我校调研。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李少夫,校长李旋旗,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李敏、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孟初,副董事长齐淑兰,统战部部长刘肇云等热情接待。

陈华一行走访了学校的物流管理、行政管理、物联网工程等实训室,参观了校园。走访中,李少夫对陈华一行来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市委给与我校各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结合具体实际谈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和举措。

陈华强调,高校统战工作是整个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挥专业优势,献计乡村振兴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为常德地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7月10日至11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副校长王文龙以及董佳文、罗安红等老师带领园艺专业80位学生前往桃源栖凤山田园小镇玻璃温室进行了立体圆管管道水培、A型圆管管道水培及立柱式水培等蔬菜水培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无土栽培学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和栖凤山田园小镇校地合作,玻璃温室的规划设计与项目施工,均是由学校王红兵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团体负责,设计专业和园林专业师生积极参与其中。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栖凤园项目部、桃源县政府及常德市科技局的高度关注与肯定。特别是栖凤园项目部负责人表示,该校学生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高质量的完成设计和施工工作,并对带队教师给予高度评价。 

据了解,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王红兵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团队以常德地区乡村振兴示范片、美丽乡村建设地为研究对象,结合设计学科及专业优势,考察了常德柳叶湖太阳谷有机谷、桃源县栖凤山田园综合体、桃源汤家山美丽乡村、常德郑太有机农场、临澧县福船村等乡村振兴示范地,已开展为期两年的设计实践活动,对考察区域的地域文化及风貌、美丽乡村布局规划、文旅品牌建设、农旅融合项目策划、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并提交了完整的设计方案供地方相关部门参考,为常德地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我校师生规划设计田园小镇获赞

近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副校长王文龙及王红兵、董佳文、罗安红等老师带领园艺专业80位学生前往桃源县栖凤山田园小镇玻璃温室进行了立体圆管管道水培、A型圆管管道水培及立柱式水培等蔬菜水培实习。学生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加深了对无土栽培学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此项目设计与施工由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王红兵负责,他带领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团队参与其中。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栖凤园项目部、桃源县政府及市科技局的高度关注与肯定。栖凤园项目部负责人称赞该校学生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他们高质量完成设计和施工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对带队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了解,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团队以常德地区乡村振兴示范片、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对象,结合设计学科及专业优势,考察了常德柳叶湖太阳谷有机谷、桃源县栖凤山田园综合体、桃源汤家山美丽乡村、常德郑太有机农场、临澧县福船村等乡村振兴示范地,已开展为期两年的设计实践活动,对常德的美丽乡村布局规划、文旅品牌建设、农旅融合项目策划、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并提交完整的设计方案供地方相关部门参考,为常德地区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学霸宿舍”四人全部考研成功:坚持下去,其实并不难

近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一宿舍的“四大才子”考研全部金榜题名的消息迅速走红校园,引来众多师生热议。凭借100%的录取率,这个宿舍成为了校园里名副其实的“学霸宿舍”。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本1601班38栋401宿舍的汪容基、邓名志、曹思玮、陈磊磊分别被江西农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录取。

也曾痛哭,压力太大想要放弃

汪容基的备考过程很艰辛,因为目标学校2019年暑假的时候进行了专业调整,他不得不换学校、换专业备考。汪容基说,“那段时间感觉压力特别大,觉得自己考不上了。我又换学校换专业,开始复习的时间都比别人晚,当时有的同学应该已经复习好几轮了,就感到压力特别大,真的就特别想放弃。”

辅导员和舍友们鼓励他,做好自己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后来我就想,反正我先考,努力争取,或许还有机会;如果我放弃了,机会就为零了。现在看来,坚持是对的。”

宿舍的四个成员不仅是学霸,也热衷于文体活动。他们热衷于球类运动、露营、骑行等,还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行管本1601班辅导员高作梅说,“就因为他们不止埋头读书,还有很多健康的兴趣爱好,才能够在压力特别大的时候较好的进行自我调整,继而不断努力,坚持梦想,最终成功。”

远离手机,互相鼓劲一起坚持

曹思玮说:“我发现对手机有依赖,在看网课、查单词甚至看书的过程中总会忍不住拿起手机,只要手机在身边就感到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后来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去图书馆学习的时候就不带手机了。”汪容基表示,他和陈磊磊用的老人机,这样才能够心无杂念,静心学习。

对于能够考上北京联合大学的研究生,邓名志认为最大的功劳要归功于舍友。“考研期间,舍友的支持和鼓励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陈磊磊每天起得最早,每天早上都会喊我们起床,拉我们去图书馆学习。”陈磊磊说:“我们常常会一起约着吃饭,晚上打打球,周末出去烧烤,聊一聊学习的事情,放松一下的同时互相鼓劲。”

对于一个宿舍的同学都能考上研究生,四位男生都认为,这是因为各自的选择、努力和付出。对于突然在学校走红,他们表示,“我们也像很多考研人一样踏实地复习并且坚持了下来,只是我们从大一入校开始就约定好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鼓劲,一起坚持而已,并没有多特别的地方。”

同时他们希望学弟学妹们,既然选择考研,就要静下心来安心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目标、有计划,合理利用好碎片时间,就这样坚持下去,考研其实并不难。”

走红学校师生朋友圈  老师:鼓励学生考研

此事一经发布,就迅速引来众多网友和师生热议。

“一个学霸不稀奇,一个宿舍都是学霸那就很厉害了!”该校学生羡慕地评论道,想必他们都是一群有目标的学长,一起奋斗一起拼搏,不畏艰险,才能够都被录取。

“作为一名老师,为他们辛苦付出之后能有所收获而感到高兴,感到骄傲,他们的成功不是一朝一日的,靠的是他们四年如一日的努力学习。他们从大一开始就目标很明确了。”高作梅自豪的说。“学校也是一直鼓励学生考研,考研期间安排了相关老师辅导。”

据悉,湖南应用技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共有169人参加研究生考试,上线97人,录取73人。该校奖励考研成功的同学每人5000元。(通讯员  李友谊 陈磊)

劳动教育为学生就业“加码”—科教新报数字报刊平台

 “给黄瓜授粉、摘蔓、整枝,给葡萄挂网、套袋……”7月18日上午,刚结束本学期专业实习的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园艺专业大三学生彭佳俊,在郑太有机农场里向记者回顾着他的实习经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在专业学习中通过劳动实践提升劳动素养、提高专业技能。

与生“斗法”强化劳动意识

“学校建校以来就建立校园卫生责任包干制,将校园按不同的卫生区域划分给7个二级学院,由他们来负责各区域的卫生。”副校长贺修裕向记者介绍,学校早期的劳动教育以日常劳动为主,但这一举措最初并没有得到学生的支持。

“我们是来读书的,为什么要做这些”“我们班级负责哪个区域的卫生?我们出班费请清洁工来打扫”……不少学生对学校的安排提出质疑,甚至有学生去网上投诉。贺修裕明白,要开展劳动教育,需要首先转变学生的观念。

为此,学校鼓励研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展主题讲座,每次宣讲与劳动动员都是一次与学生的“斗法”。“学校还设置了‘千分考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劳动。”贺修裕说,随着国家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参与到校园劳动中来。

立足专业提升职业技能

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该校的劳动教育内容不只局限于日常生活劳动,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也是该校的一大特色。

“农林专业在第一学年开设专业劳动课,了解农事操作技能;园林专业参与学校绿化设计建设和养护;水产专业组织学生去实习基地进行水产养殖……”贺修裕介绍,学校有300多亩鱼塘、200多亩园林实习实训基地,分时段分批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通过劳动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保证产品的工艺性需要良好的耐心和经验,一个很小的锤子需要磨上半天才能达到应有的精度。”来自机电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谭雄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专业每学期要完成2至3周的实训课程,需要去工厂车间学习制作机械工具,“实训加深了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了专业技术,也让我对自己之后的工作领域有了一定的认识。”

校企合作输送高质量人才

7月19日,彭佳俊在老师的推荐下进入到一家园艺公司做暑假工,“主要负责苗木繁殖、盆景设计,前期的实习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在的工作也比较得心应手。”彭佳俊迅速适应了工作岗位。

“学校目前与当地科技园、种植合作社等53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校企共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良好局面。”学校校长助理、招生就业处处长汪友仁介绍,校企合作拓宽了学生劳动场所和渠道,目前学校每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且受到用人单位好评。